身為NIKON一族的成員,如果沒辦法接受使用紅外線離機觸發(Infrared Trigger)閃燈的方式,目前還有三種觸發的方法,a.離閃線也可以稱為延長線/閃燈離機線/離機引閃線(extension),b.無線電觸發(Radio Trigger)閃燈的方式,c.光觸發。使用離閃線應該是最簡單、最便宜、最可信賴的離機閃方式,有效的使用離閃線,讓外閃離開相機熱靴,在某些應用場合,還可以考慮串聯一條以上的離閃線,但是有一條線還真是麻煩,使用無線電觸發或光觸發的方式,好像也有些限制,我們先對於這三種方式加以討論,也許可以可大家一些採購的想法

延長線/離閃線

顧名思義,就是一條訊號傳輸線,一端接在相機的熱靴上,另外一端與外接閃燈連接,讓外接閃燈的發光位置,不與鏡頭在同一個平面上,以減少直打造成的光線陰影(或稱為硬調光),一條離閃線大約1.5~2米長,副廠的大約台幣千餘元,原廠的大概快三千元,離閃線可以傳輸TTL的訊號,這有點贅言,離閃線不就是把熱靴端點的訊號,用電線傳到延長的熱靴上,許多人會建議買副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離閃線實在太麻煩,一不小心勾到線,或是拉扯斷掉,再買一條副廠的比較不會心疼,另外,就是有時候要串兩到三條,原廠跟副廠價差就更大了,串多條離閃線時要確認TTL訊號是否會有衰減的情形。

離閃線除了可以讓外接閃燈離開熱靴,減少硬調光的問題,還可以用來當做引閃主燈使用,有時候副燈(燈奴)的位置被障礙物擋住,或是需要與主燈做創意搭配,使用離閃線就會是最好的選項。

綜合說明,離閃線是最便宜的單燈或多燈離機閃的選擇,並同時支援TTL,並可搭配NIKON的CLS功能,最大的缺點就是有一條蠻麻煩的電線,有時候拉來拉去真的是很累。當然,如果對於閃燈創作有興趣的同好,還是建議要準備兩條離閃線,以備不時之需

 

無線電波觸發

無線電波觸發,目前大部分使用的頻率為2.4GHz的無線電波,波段大致上跟一般無線電話差不多,優點在於傳輸距離較紅外線離機觸發遠上許多,大約可以到達60~100公尺遠,並且不容易受到遮蔽物的影響,大部分的場合都能使用,例如想要在毛玻璃後面放一盞閃燈,無線電波觸發的方式就牢靠許多,由於無線電觸發就是將閃燈/熱靴接上無線電收發器,因此對於舊款+新款閃燈混合使用的支援性,甚至是原廠+副廠的混合使用性場合,並且許多的無線觸發與接收器還可以與棚燈連接,在實用與應用上都方便上許多,有沒有其他的考量點呢

1. 離機閃的場合多半在攝影棚或室內,在戶外並且遠距離布置閃燈的機會較少,對於業餘玩家而言,是否真的要去買一套值得考量,並且針對多燈離機閃的場合而言,至少要買一個發射器,與二個以上的接收器

2. 市面上有TTL與非TTL的無線電波觸發器,非TTL的無線電波觸發器,只能使用M模式,TTL的機種與紅外線離機觸發的功能相近,可以同時控制三組閃燈出力,有的甚至可以用相機連線控制,兩者價格相差3倍左右,到底要買哪一種

a. 對於職業玩家而言,早已習慣使用相機的M模式,閃燈使用M模式也很習慣,TTL模式時候讓系統介入過多,攝影者不知道到底最後閃燈的出力為多少,或是改一個測光點,系統就會直接改參數,讓攝影者無法控制各個閃燈的出力,產生意外的效果,另外,使用多組離機閃的場合,通常佈光不會快速地變來變去,帶了這麼多組的燈,請一助手從旁協助調整閃燈出力,也是很正常的,另外,閃燈的TTL模式只能調整+/-3EV,對於某些明暗差異大的需求,還是需要使用M模式

b. 對於依賴TTL,或是多個攝影者,只有一個模特兒的場合,多人共用一組閃燈也是相當常見的畫面,像我這種業餘的閃燈使用者,對於如何能快速地拍出一張夠好的照片,遠比拍出一張藝術品來的重要許多,但是不是要付出這麼多的代價,還是要多考量一下

 

光觸發

最為傳統的觸發模式,顧名思義,就是當閃燈或棚燈感受到閃光,即被可被觸發,過去TTL與紅外線離機觸發還沒開發的時候,多半都使用這種模式觸發,同時搭配閃燈M模式,幾乎所有各家廠牌的閃光燈或是棚燈都有這個功能,是目前唯一橫跨所有平台都可以使用的觸發方式,比較受限的部分是使用這個模式的時候,閃燈很容易被外界的光線觸發(例如一個警車經過),而產生亂閃的結果,傳遞距離也比較受限,因此目前多半在攝影棚或是較狹窄的空間內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賽門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