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平衡準不準,老實說,沒關係

以光學的觀點,光照到物體,物體反射光線,因此,不同的顏色光照到相同的物體,物體就會反射不同顏色,為何看到的物體顏色與照相機拍起來不一樣,因為,照相機會忠實呈現當下物體與環境的真實顏色,人眼看到物體/畫面時,人腦會轉換成想像或是已知記憶中的顏色。

例如,一張白紙放在日光燈下,照片中會呈現白色,放在燭光下,照片中會呈現黃色,但是對人腦而言,燭光下的紙張看起來會比較趨近於白色偏淡黃色,這又被稱為人腦白平衡”,延伸閱讀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26/index-oh26.htm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189009

 

為使相機拍出人腦白平衡,因此在攝影的技巧裡面就出現了白平衡的調整技巧

首先要了解色溫,簡單來說就是顏色的溫度,暖色的日出日落的色溫約為 3500K (橙色,又稱暖色調),藍天約為9000K (藍色,又稱冷色調)

1. 底片相機,因為相機不會自己調整色溫,當處於低色溫環境時(例如蠟燭照明,燈泡照明),為了校正色溫,通常會加上藍色濾鏡當處於高色溫環境時(例如陰天,白日光燈照明),為了校正色溫,通常會加上橙色濾鏡

2. 數位相機,相機可以調整白平衡,無論是自動白平衡,或是手動白平衡,由相機或是攝影者,判斷當時的色溫,並將該色溫值輸入相機時,相機將調整至正常白平衡,接下來,是腦筋急轉彎,如果輸入為3500K,相機就會把顏色往藍色方向調整,輸入為9000K相機就會往橙色方向調整

白平衡要很準嗎也許對於時裝、模特兒人像、產品等題材攝影相當重要,但實務上,並不一定是如此

例如:想要拍出家庭聚會的氣氛,拍的暖一點,偏橙色一點,可以感覺更溫馨,想要拍出蒼茫與歲月痕跡,拍的冷一點,偏藍色一點,可以感覺更淒涼,甚至,有時攝影者為增加照片的感覺,會調整色溫,滿足所需情境,過於精準的色溫似乎會失去許多要呈現的故事產生網路上某大師所講的「不暖也不冷,一切都『標準』」

 

白平衡很準的調整方式

1. 白卡/灰卡/白平衡鏡頭蓋/晶晶板,相機自訂白平衡,

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相機的自訂白平衡功能 

a.  將相機鏡頭朝向白卡/灰卡,並切換到手動對焦的功能拍一張,相機會計算環境光藉由白卡/灰卡,反射入鏡頭的光線,記得相機視野必須涵蓋所有白卡/灰卡的區域。詳細參閱各相機說明書

b. 將鏡頭前方覆蓋白平衡鏡頭蓋/晶晶板,記得覆蓋率需大於鏡頭口徑90%以上,並切換到手動對焦的功能拍一張。詳細參閱各相機說明書。延伸閱讀 http://www.wretch.cc/blog/diglela/9505658

2. 灰卡後製法,先將相片儲存模式改成RAW檔,接著於被攝物件上放灰卡,或是請模特兒手上拿灰卡,先拍攝一張之後即可開始進行拍攝作業,拍攝完成後,使用影像處理軟體,並提示影像處理軟體灰卡(灰點)的位置,軟體即會計算該灰點的色溫等參數,接下來,把該參數批次套用到所有的照片上,即可完成白平衡處理,詳細請參閱各軟體說明書。延伸閱讀 http://colleslin.pixnet.net/blog/post/288787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賽門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