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焦鏡頭有分成恆定光圈與非恆定光圈
恆定光圈意思是說,當鏡頭變焦時,最大光圈不隨之改變,非恆定光圈則是指當變焦時,最大光圈會隨之改變,通常恆定光圈的鏡頭重量是非恆定的將近1.5倍以上,價格也會多出50%以上,體積也大了不少
例如以官網的資料來看
AF-S 17-35mm f/2.8D(恆定光圈) IF-ED 定價58900 口徑77mm 重量745g
AF 18-35mm f/3.5(@18mm)-4.5(@35mm)D ED 定價18900 口徑77mm 重量 370克
沒錯,真的差很大,恆定光圈到底好在哪裡
1. 光圈不隨焦距而變,因此,變焦時不用考慮因變焦對於景深的影響,無需臨機應變
2. 實際應用上,當拍廣角端時如果拍的是風景,或是人文,通常都會縮光圈,當拍望遠端時,通常都會放大光圈,以求最佳的透視感與散景,甚至是在昏暗的環境下拍舞台。
一般攝影拍照時,臨場拍攝對於光圈的需求,剛好非恆定光圈鏡頭的設計相反
實際需求,望遠端放大光圈口徑,以取得美麗散景。廣焦端縮小光圈,以取得最大景深。但是非恆定光圈鏡頭,望遠端,光圈自動縮小,廣角端,光圈自動放大
廠商是故意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光圈值比需符合下列公式
光圈值=焦距/有效口徑
因此,由公式來看,當光圈開口(有效口徑)大小不變時,焦距拉長時,實際光圈開口是減少的,如果這個公式是正確的,那恆定光圈的鏡頭怎麼做,基本上,恆定光圈鏡頭設計時,是以最長焦距時的光圈為有效口徑設定值,當焦距縮小時(越來越廣角),則光圈開口(有效口徑)也必須隨之縮小,這樣才能達到F2.8的恆定效果,也就是說恆定光圈鏡頭 17mm F2.8的實際光圈開口,比變換焦距為35mm時 F2.8 來的小,如果以天方夜譚的想法,如果焦距縮小(35mm 變成17mm),實際光圈口徑不隨焦距增加而縮小的話,也許這顆鏡頭就是17~35mm F2~2.8,但是要如何讓光圈值=2時還有很好的畫質,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同場加映